《新山青》  
上一期    下一期

回顾与反思:探求课程建设发展之路

   期次:第22期   作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玉香   查看:33   

  我从2007年开始教授《青少年社会工作》这门课程,当时全国仅有一本教材,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现成材料,需要广泛地收集讲课资料。期间,我了解了青少年研究与社会工作研究的现状,发现了一些现实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这些既成为让学生们了解与讨论的问题,也成为了我的科研选题。从2008年开始我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论文,而我之所以能够在2014年拿到国家社科基金,与这些成果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凝练了我的研究方向。
  2009年,我申请了省级教学改革课题,主要是社会工作教学方式的改革———分组教学。这个教改课题不是为做课题而做课题,而是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因为当时社会上几乎没有社工实务,没有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只知道理论上的社会工作、西方的社会工作,但没有任何实践的经验。我们老师也都是从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当时与其它四门课的老师一起商量,发现将社工小组工作的方式应用到课堂之中是可行的,于是就开始进行实验研究。然而近几年出现了比较热的翻转课堂的方式,它们与我们的分组教学本质相同,只是叫法不同。
  分组教学的尝试虽然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但是与原来的课程考试不适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于是,我们便向教务处提出了申请。2010年上半年就改革了考试方式,变为“334”的模式,并一直到现在: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与分组表现占30%,期中30%,期末40%,期末也是开卷考试(无法从教材与笔记中找到标准答案的实务能力考试)。
  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全国仅存的这本教材特别“不社工”,于是我们就开始建构自己的教材体系。建构期间,正值我申请到北大访学(2010年),但那时我去访学的态度有些不太“端正”,一是北大是我梦想的大学,想感受下氛围;二是自己45岁了,不出去再也没有机会了;三是可以经常见到两个都在北京读书的孩子。可是去了后发现一切与我想象的不同:孩子有孩子的事要忙,王思斌老师又是严格的“不讲情面”。不过正是王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有他对学术、专业的执着、吸引人的课堂讲授,让我开始真正地沉下心来,虚心请教。我给自己确定了三大任务:一是听课学习,二是发表论文,三是教材大纲的确定(自己承担部分初稿的完成)。这一年很充实,获得的不只是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还有专业的自信。
  2012年1月教材出版了,到2014年,这本教材已被全国43所高校采用。
  访学回来之后,我又开始考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
  我发现仅仅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改革还不行,没有实践的延伸、学生缺失实务锻炼仍然不能很好地形成专业能力,而教师没有实践的基础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2014年2月我们正式成立了社工机构,不仅有了可以提高师生实务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也有了可以反思与研究课堂教学与专业建设的现实研究载体,还有了与行业、与服务对象的实际联系。
  现在学校发展的战略是“双轮驱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应用型人才到底应该怎么培养是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使我们有了思考与探讨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幸运的是,不久之后,此次课题又获得了省级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的立项。
  2014年3月,《青少年社会工作》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我的课程团队由5人组成,现在实行的是模块式教学,每人承担的是最有专长的模块,保证了高等的教学质量。
  我的成长过程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都是围绕着课程建设来开展的,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更是由不自觉转变为自觉。在扎实地做好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些个人的荣誉与奖励,如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级教学名师、2014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等。
  课程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也是我们的立业之本。两千多年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没有变,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与要求却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面对的现实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学生和我们站在同样的信息平台上,我们已经没有了过去独占性的信息优势,学生甚至比我们了解的还要多。高校教师讲坛上的优势如何发挥?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浅层的理论知识,而是开阔学生视界、转变思维方式与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必须瞄准课程知识与理论的前沿问题,能够对现实与问题有自己独到的分析与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自己独特的运思方式去启发与引导学生。而与行业结合,加强专业实践的体验与反思,才能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真实的指导与支持。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社工,教师本人必须成为优秀的社工,否则在课堂上、在人才培养中、在专业服务中你就没有应有的自信与掌握全局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要专心课程的研究。对课程内容研究,就会有相应的科研成果出现,而课堂的翻转就可以从学生哪里获得科研的灵感;追求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对课程方式进行研究,对课程实践进行探讨,就会有相应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出现;对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就会对教材进行变革与创新。所以课程教学,不是教学与研究的分离,而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597次访问,全刊已有176810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