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青》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大学教师党员的自我养成

   期次:第22期   作者:文化传播学院党总支 逯艳   查看:4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篇点题之作,一语道出了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人们的德行、教育人们爱人民、使人们达到至善的目标。身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发挥党员的模范示范作用,如何切实将“四讲四有”的标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科研环节中,是每一个大学教师党员应该自觉反思和理性思考的题中之义。
  “四讲四有”作为全体党员的行为准则,具体是指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这一准则包含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双向要求和辩证结合。由此,作为大学教师党员,在注重自我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需要用自身行为承继“格物致知”的品德,真正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一、必先利其器———党章党规的自觉学习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一个党的党章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该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任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等项。通常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党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党章是政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最基础的自我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即只有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才不会陷入被动。既然党章是一个政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最集中的宗旨体现,那么,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将党章党规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这就需要全体党员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作为大学教师,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言行举止都具有示范作用。所以,对党章党规的自觉学习,不仅能影响学生中的党员、团员群体,使他们在青年时期就树立时刻学习的进取精神,而且还能最大限度保持党的先锋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从而形成从班级到年级到学院再到学校层面的集中和团结。
  二、致知在格物———党性觉悟的持续提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中的这段话向世人说明了一个路径,这个路径是互为因果的可逆循环,即明德天下的基础是治国,治国的基础是齐家,齐家的基础是修身,修身的基础是正心,正心的基础是诚意,诚意的基础是致知,而致知的关键是格物。“格物”是旨在探究事物的道理,以纠正人们的行为,而只有返回这一根底,才能实现“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这个反向循环。
  然而,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党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实践的升华。如何能够保持党性的鲜明特征以实现自我精神升华?这就需要回到最根底的“格物”,即清醒认识党的性质、路线、政策,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肃清恶劣影响,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引导党员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三、事必亲躬行———党员践行能力的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而“三严三实”之所以对党员提出严以律己的要求,是因为只有事必亲躬的实干作风才能杜绝“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的现象,才能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作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其内涵才能不断得以升华。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我们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迄今已有65年的办学历史。2015年3月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张书明院长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 提升内涵为全面建设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的讲话,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合格本科院校,要理顺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要坚持以‘双轮驱动’为基本战略,以团干部教育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为事业发展之两轮,通过双轮的良性互动,综合发挥协同驱动作用,借助‘双动力’奋力开阔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在明确学院性质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应该自觉参与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环节中,配合学院进行的各项教学改革活动,身体力行证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
  随着十八大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次提及,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习主席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出发,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新生力量,这些力量不仅需要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而这些情怀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师的一线教育和言传身教。所以,当今社会大学教师主动承担文化传承重责的过程,也是检验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教师党员自我养成的过程。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600次访问,全刊已有176849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