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青》  
上一期    下一期

再接再厉,决胜合格评估励精图强,全面提升学校发展速度

———在中国共产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8年1月30日)
   期次:第专刊期      查看:70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集全校智慧,决胜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激荡全校师生员工精神,全面提升学校发展速度,开启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一、七年多来的工作回顾和成就自上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又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一)迈上本科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经过一代代山青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学校于2010年被批准为普通本科高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飞跃。在举校欢庆的同时,大家一刻也没有停下奋进的步伐,从升本之初的办好本科教育大讨论,到不断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特色不断凝练,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今天已经有了25个本科专业,构筑起经、管、法、文、工、艺等6个学科门类的格局,在校生规模1300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率连年攀升。3个专业群获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32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程,15项课题获批省级教改立项,9项成果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可喜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山东省教学成果评选中,我校取得了三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的骄人成绩。成立山东青年创业学院,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获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各类竞赛奖7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备战合格评估,已经分两批完成25个本科专业的第一轮自评工作,全校师生员工充满决胜合格评估的信心。
  (二)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积极组织和动员教师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立项11项,省部级、厅局级立项327项,发表论文1646篇,到账科研经费2700余万元。建成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行业研究院,24个校级科研机构。舞蹈学院斩获荷花奖、桃李杯两个国家级大奖,舞剧《风筝》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多次登上央视和地方电视台春晚。社会工作专业获批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人才培训十大基地、全国首批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多名教师荣获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优秀人物等称号。播音与主持专业,多次荣获“齐越杯”国家级大奖,广播电视学专业群先后完成《昌邑烧大牛》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三)积极发挥山东省团校优势,大力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党的青年工作大局,积极承担培养团干部的重要使命,主动服务于共青团事业发展。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团干部的培训工作,承担了华北片区地市团委班子成员及县级团委书记培训,积极与团市委、团县委、企业团委联合开展团干部培训,举办培训班167期,培训学员14000余人,实现了学历教育与团干部培训融合发展。发挥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和我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全省青少年研究规划管理工作,创办了山东青少年发展论坛,组织全省青少年研究力量,广泛开展了青少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出版了《山东青年创业蓝皮书》《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青少年权益保护研究》《共青团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等,青少年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5项。建成山东省青运史料展厅,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获批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与鲁东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山东省社科院,联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四)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积极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开展“思政工作创新项目”“新青年”“青春引擎”“一院一品牌”等活动,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实行“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方式,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辅导员队伍。单设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获批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多名同志荣获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和优秀辅导员称号,多项思政工作研究成果获奖。推动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出台了《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声有色。有60余名志愿者扎根西部建设,《中国青年报》以志愿服务西部有个“山青模式”为题进行深入报道。工会、妇委会较好地发挥了服务教职工的作用,财务处创新了岗位思政的文化建设,许多单位组织参观党员教育基地,结合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五)学校办学条件更加丰实。抢抓机遇发展壮大是我校的光荣传统,从建校初期,借用飞机场仓库到老校区的建立;从40亩的老校区到500亩、1000亩、17.4万㎡建筑的新校区,代代山青人接力发展壮大着自己的家园。近年来,学校又新建了7号、8号学生公寓、旅游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因地制宜建成青年众创基地,改造原锅炉房建成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和办公楼,综合实验实训楼也即将完工等等,目前,新校区建筑面积已达26.7万㎡。调整腾出16000多㎡房屋面积,有效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564万元。图书馆改造升级,档案数字管理,学生食堂功能提升,平安校园建设等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加强。多方争取、优质建成17.5万㎡教职工住宅区,解决了困扰职工多年的住房难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幸福指数。教职工待遇稳步提升。
  (六)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我们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搭建引才、育才、用才平台,教师队伍不断加强,现有博士和在读博士124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24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3个,14人次进入“万人计划”等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3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评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学校章程,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施新闻发布会制度,被国务院新闻办《对外宣传通讯》作为典型报道。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办法。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指导行动,成功承办了全省大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演讲比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狠抓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党风、校风、干部作风建设成效明显。完善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创办校报,组建宣传员队伍,成立了大学生新闻中心。完善干部选拔聘任、考核评价制度,努力建设能打硬仗、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学生公寓设立党团先锋站,开设 《党的基本知识》公共选修课,实施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多个基层党组织和个人被评为山东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齐鲁先锋共产党员、“第一书记标兵”,获山东高校党建研究优秀成果和组织工作创新一等奖,党支部工作案例在全国高校 “两学一做”支部风采活动评选中获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迈上本科办学层次,并取得辉煌的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教育厅精心指导,驻地党委政府、广大校友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代山青人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接力奋斗的结果;是“自加压、共奋进、重实效、争一流”精神的传承和物化,“朝气蓬勃、实事求是”校风一贯激励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退休老同志久久为功的结果;更是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老领导、老同志,向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还存在着整体实力不高,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不足,迎接评估的紧迫感和行动力不强等薄弱环节。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念、戮力同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推动学校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二、打赢合格评估攻坚战,开创学校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九大起航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时代性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点,是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前沿,谋划学校的发展大局。
  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是我校的初心,也是我校的优势,我们必须矢志不移。青年政治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新时代青年政治人才,就是坚定信念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围绕着这一使命,我们要进一步浓郁青年政治的文化,营造更加有利于青年政治人才成长的氛围。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强调区域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培养特点。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管理者和专业人才。
  结合共青团改革的新形势,着力实施“一强化两拓展”的发展战略。即: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拓展学校价值,加快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日益深入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正在强力推动高校的竞相发展。全面提升发展速度,对我校极为紧迫。组织的发展速度,就是单位时间的绩效。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速度比存量更重要。因为,存量只代表过去的绩效,速度将产生今后的绩效。我们只有只争朝夕加快发展,才能强劲我校的竞争优势。
  (一)全力备战合格评估,打造学校发展的新优势今年10月,教育部将对我校教学工作进行合格评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全员压实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坚决打赢迎评攻坚战。要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专业为依托,深入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发现、凝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建构起以目标为引领、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明确其内容组成和功能,将课程深深地植入课程体系之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优越的学生成长条件。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自觉地规划人生,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成长自我。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
  着重强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青年政治人才的培养。将我校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融入到每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之中,将青年政治的元素深深地镶嵌于每一名山青院学生的成长之中。
  着力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学生把精力真正放在读书学习、实践锻炼上来。要强调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不能以任何理由,弱化课堂秩序。严肃考试纪律,将考试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强调学习成绩在奖学金评定中的主体作用。将学风建设当作教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建设,制定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工作标准和环境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增强与之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向校内拓展价值。以提高学生从业竞争力为着力点,依托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选择优秀的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增强其成长附加值;鼓励和保护考研学生的积极性,分类建立与之适应的培养方式,增强其考研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服务增值。
  依托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向校外拓展价值。要扩大国际化办学,在做强现有合作专业的同时,推进专科专业“2+2”我专外本式和我本外研式合作,提高雅思培训水平,增强学生择校能力。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吸引更多国外学生来我校学习。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办学力度。探索推进“3+2”“3+4”贯通培养,拓展人才培养价值链。加大合作培养研究生力度,提高继续教育效益,扩大团干部培训等各类培训规模,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不失时机地争取科研平台、科研课题、成果报奖、竞赛活动等项目,广泛合作聚集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我们要全校动员,创新实施 “一强化两拓展”战略,加快学校价值延伸,在事业的发展中强大学校的实力。
  (二)服务于共青团改革,结合新时代要求做好理论研究和团干部培养为共青团服务是我们事业的基石,也是我校的由来。我们要跟上新时代共青团发展改革的步伐,努力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新型智库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加强对《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共青团改革方案》的学习研究,跟上共青团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尤其是要踊跃承担我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共青团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在工作中成长起一大批热爱共青团、懂得共青团、服务共青团的优秀人才,力争产出更多的在全国共青团工作中有影响力的成果。结合新时代共青团事业的要求,牢牢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青年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强化对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提升对团干部培训的能力,充分发挥我校的优势,拓宽协同校外的力量,积极为共青团事业培养人才,将山青院真正打造成共青团干部的摇篮。
  (三)聚焦事业发展,加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创新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养,要求我们要将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训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性人才,基础是教育者要具有创新能力。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不是少数教育者的事情,也不仅属于个别创新团队,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必备的素质,没有创新的培养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创新性人才。要基于现实工作和对生活的观察,积极发现创新的机会,抓住工作的难点或瞬间的灵感,积极的付诸于行动,使创新事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提高组织和成员的创新能力。借助于一切可以协同创新的机会,积极扩大合作,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高能力,实现价值。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始终充满着创新的机会,要教育师生善于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升创新行为成果化的能力,通过丰富的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地有立项、获奖、文章、转让等产出,广泛激发每一个人的创新热情,使创新精神在我校蔚成风尚。
  加快服务于人才培养一线的保障能力提升,营造更加优越的人才成长环境。尽快完成在建工程,启动重点需求建设项目,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依托点。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价值。加强行政服务保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尤其是多部门协同的常规工作,要学会用标准规范行为。
  加快优化信息化整体布局和功能设计,提高信息化水平。突出服务教学一线能力建设,整合办公、教学、科研、人事、学工、财务、后勤等数据管理与共享,提升信息终端服务质量,保障信息工作安全。多方筹资建设升级信息化,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应用水平,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我校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
  广开财源,增强学校的财力。改进和完善支出体系建设,从项目的提出、论证、立项、实施、验收、评价、运行、维护等多方面优化管理方式,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提高教职工生活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学院、部门、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壮大学校实力,在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地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
  (四)培养与引进结合,加快人才队伍的结构性调整人才队伍的结构性调整,根本上是干事创业能力的结构性调整。我们要将工作变为人才成长的依托,在实践中不断加快进步自我,用每一个人能力的结构性进步,每一个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结构性提高,汇成我校人才队伍的结构性优化,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立足学科与专业建设,加大学科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发挥教授、副教授的带头作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化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实践锻炼,让他们早担重任。创新方式,着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大力引进青年优秀博士。采取多种方式协同校外人才,柔性参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关心各类人才的成长,鼓励他们以更好的姿态,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才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是在事业拼搏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奋斗,方成人才。
  (五)加快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学校发展的内驱力稳步实施校院两级管理。给予二级学院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责权利相结合,鼓励二级学院竞相发展,更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根据事业需求,优化部门设置,整合相关职能,推进简洁、明快、有力的组织行为方式。
  加快推进职称评聘改革。坚持因需设岗,岗责相符,注重实绩,强调贡献的比较评价。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考评机制,把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职称评聘在事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不断地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深化学分制改革,放宽学生选择专业的限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兼修其它专业学分。创新实验室、实训室、创新创业基地等场所的管理方式,有效发挥其人才培养作用。进一步加强评价系统建设,及时发现问题和反馈评价结果,不断优化和创新发展过程。
  细化绩效考核,激活发展潜力。逐步实施二级学院和部门的绩效考核,探讨实施薪酬与绩效结合的分配办法,建设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机制。要将行政后勤保障与二级学院绩效分配挂钩,激发全校同舟共济的创业奋斗积极性。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一)深入推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全校师生员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和崇尚党章。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作为我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大力加强组织建设。把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建工作重点。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重视在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大力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实施党建品牌工程,搭建党员实践锻炼平台。加大基层组织建设投入,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三)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立德树人的办学治校能力。树立“为发展配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有序安排干部多岗位锻炼,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纪律挺在前面,引导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审计监督。狠抓作风建设,促进效能提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迎接和经受合格评估,催生了我校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勇于挑战乘势而上,决胜合格评估,必将涌起学校发展的新态势。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奋发图强,为谱写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f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950次访问,全刊已有1747112次访问